萝卜蹲游戏规则说明详细 萝卜蹲的游戏规则
玩纸片游戏
目的: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图片,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选取一张要记下的图片,让她盯住这张图片,接着把三张图片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图片的位置,接着,让她报出所选出的那张在哪里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进步,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图片的数量,变换图片的位置的次数和进步变换图片位置的。
萝卜蹲
目的:可以训练注意力的敏捷性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红萝卜,一组代表白萝卜,一组代表黄萝卜。老师喊口令:“红萝卜蹲,黄萝卜蹲,白萝卜不蹲。”喊哪一组蹲,哪一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组,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动作的孩子算失败。(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
大致西瓜
目的:可破除思考的定式和思考惯性小兄弟站成圈。老师指定壹个孩子当排头,说“大西瓜”,但两手比成小西瓜的样子;接着第二个孩子说:“小西瓜”,但两手比成大西瓜的样子,依次直到最后一人。
反口令游戏
目的:可破除思考的定式和思考惯性老师说壹个口令,孩子按照发口令做动作。例如说:给前一步走,那幼儿就做给后一步退。
圈字游戏
目的:可训练视觉的注意力很多很多的数的数表,接着让孩子把下列数字7全部打圈。例如:
907472002582058205820581242563514252123......
摸纽扣
目的:可训练触觉注意力找一堆二眼和四眼的纽扣,让孩子蒙上眼睛将纽扣分分类,可以让他们在触摸纽扣的同时辨别出哪些是二眼的,哪些是四眼的。
拼图、下棋
让孩子尽早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进修简单棋类的方法。象棋、扑克牌(排顺序、捡红点、心脏病)、跳棋、孔明棋,这些活动主题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力,以及足够的认知,才有胜算的机会。认知还不错且活动主题量高的孩子,对于竞赛性的活动主题,都会等于有兴趣,且乐此不疲。
猜物
把几种不同形状、轮廓鲜明的物品放在袋子中,让孩子去摸,接着提问孩子:“一共有几样物品?都是些啥子?你是如何了解的?”
啥子物品不见了
摆出几样物品,让孩子看上1—2分钟,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掉其中的壹个或两个物品,再请孩子说说啥子物品不见了。(提示:可先从少数多少物品开始,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再逐渐增加物品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
拍掌游戏
双掌互拍,刚开始老师将十根手指头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让孩子用十根手指头和老师的手互拍,老师再上下左右移动十根手指头的位置,让孩子也要专注地进行拍掌活动主题。
操作性活动主题
只要是操作性活动主题就需要专心,像夹豆子游戏、滴管游戏,但进行活动主题前,还需要帮孩子思考到坐姿及环境的安排,让孩子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一次进行一件事务,且尽量避免太多声音、视觉的干扰。市面上一些简单的童玩,像小的弹珠台也可以加以利用,孩子必须专心才能将小弹珠滑近固定的位置,或是以竞赛的方法进行,看谁进行得相对快,或是相对准确。
走直线、平衡木
让孩子先练习走直线,在直线中练习专注,等孩子熟悉后,再练习手拿着物品走直线,还可以脚尖接着脚跟,再到平衡木上行走,接着让十根手指头举直,或是十根手指头拿着物品德走。在动态活动主题中,丢接球也是专注力的一部分,不专心就接差点,或是被球砸到。
让孩子跟着单一颜色做出追视
为确认孩子是否真正做出追视的动作,不妨在透明的压克力板上,画出线条,直立起来,父母就可以观察出孩子眼睛追视的状况。
镜子游戏
跟孩子一起玩动作模仿,想象自己是一面镜子,跟着父母的动作进行,刚开始给孩子的动作要简单一些,速度也尽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后,可以互换人物,增加活动主题的趣味性。
听音游戏
听声音辨别位置,在孩子的右后方、左后方敲乐器,让孩子分辨声音的来源。还有一种拍子节拍模仿,父母拍两下,孩子就需要跟着拍两下,接着再做不同的节拍变化,孩子也要跟着做出不同节拍的变化,让孩子进修专心地听,听完之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倾听游戏
先跟孩子玩“请你跟我这样做”,做单一指令的进行,之后可以进行两个连续指令或是三个指令,像是“帮母亲拿XX、XX、XX三样物品过来。”“先去XX,再去XX,最后再去XX”(动作指令),孩子要做出正确的动作,就需要专注后的领会,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刚开始,如果孩子无法进行,可以让孩子先练习复述一次,一边做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出刚刚的指令,做自我提醒的训练。
猜领袖
全家一起玩猜领袖的游戏,在团体中有壹个人带动去做不同动作,让另壹个不知情的人按照每次的动作转换去思索,在团体中到底哪一位才是领袖。这一部分不管是当任何壹个人物,都需要在等于专注及特别敏感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出跟随或正确判断。
谜底就在图书中
跟孩子说故事后,可以问问孩子故事的人物、主要情节、内容重点。如果孩子还是不清楚故事内容,让孩子尝试自己一边看书一边说故事,请他反问家人难题。这一部分主要是做阅读领会的训练,让孩子在进修专心听故事、看故事中,还需要领会其中的内容。
玩扑克游戏
目的: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下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接着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接着,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里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进步,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进步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玩“开火车”游戏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与,那就更好了。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式是: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壹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术言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考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玩乒乓球干扰注意游戏
本来壹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要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你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由于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配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标准乒乓球不能掉下来。你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他为了不输给你,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除了这些之后还有类似的这种游戏,对进步注意力特别有效。
盖瓶盖
这一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里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盖放成两堆,让孩子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瓶盖的大致要区分明显,在动手操作中加强孩子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当然如果孩子拧盖子太困难时,大家可以先标准孩子把盖子扣上。
猜领袖
全家一起玩猜领袖的游戏,在团体中有壹个人带动去做不同动作,让另壹个不知情的人按照每次的动作转换去思索,在团体中到底哪一位才是领袖。这一部分不管是当任何壹个人物,都需要在等于专注及特别敏感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出跟随或正确判断。
摞杯子
准备5 ~ 6 个颜色各异的塑料杯子,让孩子壹个壹个地往上摞。提醒他,不要将杯子弄倒。这可以有效延长注意力的时刻,还能培养他的调控能力。
卡片配对
准备几对不同图案的卡片。母亲从里边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迅速找出另一张相同的卡片。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很有益处。
听声音猜乐器
先展示三种小乐器,如小鼓、小喇叭、口琴,并分别演奏,让孩子熟悉各自的发音特征。接着蒙住眼睛,弹奏一种乐器,让孩子猜猜是哪种乐器。
传悄悄话
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具体方式灵活多样,比如大家先小声地告知孩子一句话:“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接着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告知另外的家人,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局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和长短,从易到难逐渐进步游戏的难度。
接数游戏
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接着提出标准,家长说出多少数,孩子接着往下数和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穿木珠
目的: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准备各种颜色的小木珠十几颗和两根细绳。如果此时孩子已准确认识了红、黄、绿等颜色,还可把各种颜色的木珠分开,按一定的规律将同颜色的两颗或三颗穿在一起,母亲先穿好一串颜色间隔开的珠子,让孩子模仿,穿出一串相同颜色间隔的珠链。
投球入瓶
目的: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准备两个瓶口较小的玻璃瓶以及几十个弹珠。让孩子把弹珠放进瓶子里,越快越好。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
找积木
目的:锻炼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1.准备若干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在家里有一组抽屉的柜子前放好。2.家长扮演木偶对孩子发出指令,“请把绿色的长方形积木装进第二个抽屉里”,“把红色的圆圈积木放进第壹个抽屉里”。3.孩子放好后,请他把积木找出来,找的时候一次只找一块,这样孩子就需要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4.孩子和家长互换人物来玩,可以进步孩子的积极性。小贴士:可以用球、娃娃等玩具代替积木。一开始物品可以少几样,根据熟练程度再慢慢增加玩具数目。
啥子物品不见了
目的:锻炼视觉注意力1.在桌上摆放几件玩具,如布娃娃、玩具熊、小皮球、积木。2.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并在短时刻内记下。3.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再让孩子睁开眼睛,问他:“啥子物品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4.家长和孩子互换人物玩,这个游戏和找积木一样,可以锻炼孩子在短时刻内集中注意力,抗干扰。
画地图
目的:锻炼视觉注意1.散步时,家长和孩子一起指出沿途看到了啥子,比如好兄弟的家、水果店、邮局、超市、花园等建筑物,告知孩子回家后大家要把散步时的路线图画下来。2.回家后,鼓励孩子画一张散步时的地图并注明沿途标志物。3.孩子画的同时,家长也一起画,等孩子画完后,和孩子的地图相相对,看谁画得准确。小贴士:这个游戏适合6岁左右的孩子玩,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从画小区平面图开始。
给彩笔找帽子
利用孩子不用的彩笔,把笔帽和彩笔分别摆放或者扣错,让孩子快速找到相应的彩笔的笔帽。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孩子的视觉找寻能力。
找玩具
找到三个相同的杯子,壹个可以放。在杯子里的小玩具,三个杯子扣置,其中壹个放小玩具,让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扣着玩具的杯子,家长慢慢调换三个杯子的位子,让孩子找到扣着玩具的杯子。增加难度可以加快调换杯子的速度或者调换的流程增多。用此方式来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力。
找不同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书,一般有两幅图画,两幅图画中细节部分会有一些不同之处,标准孩子在规定时刻内找出来,也是很好的训练注意力的方式,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试一试。
挑豆子
找壹个盘,盘中倒满黄豆,并在黄豆中放其他豆类,如绿豆,红豆,玉米粒等。让孩子找到其他豆类。
翻扑克牌
挑出几对一样的扑克牌,如红桃5和方片5,黑桃6和梅花6,方片7和红桃7等等。把扑克牌反扣混乱成对摆放,让孩子一次翻一张牌,找出成对的扑克。
一致无二
全家一起玩猜领袖的游戏,在团体中有壹个人带动去做不同动作,让另壹个不知情的人按照每次的动作转换去思索,在团体中到底哪一位才是领袖。这一部分不管是当任何壹个人物,都需要在等于专注及特别敏感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出跟随或正确判断。
一致无二
和孩子面对面,你一边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一边触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让儿童模仿着做,比一比谁正确、速度快。开始时壹个部位、壹个部位地报,随着儿童熟练程度的加强,你可以连续报三个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让儿童连续触摸,报的速度也可逐渐加快。
视觉注视
家长在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训练比如注视,让孩子小眼睛盯住壹个物体坚持一分钟的时刻,标准孩子尽量不要眨眼睛,这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积木练习
初期可以选择图案简单的拼图或图形不复杂的积木做为练习,如果孩子对听觉更为敏感,也可以选择一些能通过敲敲打打发出声音的玩具。
数字传真
训练方式:家长读数字,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仅读一遍)例如:家长读:3986508,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3986508。小贴士:随着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数字的长度也要越来越长。
听字训练
训练方式:家长读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某壹个规定字的时候用笔在纸上打壹个“√”比如:“一”字,当短文中每出现“一”字,就在纸上打壹个“√”(可反复练习)。范文:有壹个老爷爷,他有壹个女儿,壹个儿子,有一天,老爷爷离家去买菜,老爷爷给自己买了一只鸡、一条鱼、一斤鸡蛋、半斤大米,又顺便给他的女儿买了一些黄瓜、胡萝卜、青菜;想了想又给儿子买了一瓶醋、一袋面。买完菜,老爷爷乘坐公交车回了家,回家后分别给儿子和女儿打了壹个电话,告知他们晚上回家吃饭,老爷爷精心准备了一桌子美食,等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回家吃饭。
词语思考
训练方式:家长每念壹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进修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凳子 课桌 洗衣机 篮球 电视机 自行车 书包 电冰箱 作业本 葡萄 空调 电风扇 电话机 被子杯子 钢笔 手机 篮球 羽毛球 打火机 飞机 刀剑备注:可以多找一些其他的例子,反复练习。
找差异训练
训练方式:仔细听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中和甲句不同的地方。第一组:甲:树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同享受着大天然的阳光和雨露,自在自在地成长。 乙: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同享受着大天然的阳光和雨露,自在自在地生长。第二组: 甲:我有壹个秀丽的梦想,长大后做壹个植物学家,种出全球上最秀丽的花送给母亲。 乙:我有壹个美妙的梦想,长大后做壹个植物学家,种出全球上最漂亮的花送给母亲。
按顺序找数字
说明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接着以更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刻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刻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备注: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逐渐将数字扩展到50甚至更多。
倍数游戏
如果人少就选择小的数,人多就选择大的事,比如:3个人玩,选2的倍数,孩子报1,母亲报2,爸爸报3,那么报2的那个人就敲一下桌子;不间断继续报数4、5、6、7、8、9、9;每逢到2的倍数,报数的那个人就敲桌子,如果中间有人错了,就从头开始从头来,可以慢慢增加难度。
拿走壹个
准备一些彩色的笔,家长可按颜色摆好,比如: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粉色、黑色……先让孩子观察几分钟,接着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从中拿走一只彩笔,让孩子观察缺少的是何者颜色的彩笔;也可打乱彩笔的顺序,让孩子从头按刚才的颜色顺序排序。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主题指给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刻为10~12分钟,5~6岁为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语言篇
听故事在讲故事前,先给孩子提出难题,让孩子带着难题去听,听完后回答难题;还可以标准他在听完故事后复述给你听。
传话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你去告知爷爷,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爱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句子。
学话教孩子跟随你说话,在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半句,让孩子说后半句。
图书做训练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片文字,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物品,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致、长短,在规定的时刻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下,接着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刻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刻,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让孩子参和故事讲故事时,要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和孩子探讨,还可用提问形式让孩子参和讲故事。或者拿一本故事书,家长读给她听,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立即公布“今天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随着听故事时刻的延长,注意力的进步,可以进步到让孩子听故事录音带。其他活动主题形式也可按类似方法进行。
数学篇
找数字让孩子在纸上把大致不同、次序混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并圈上。(提示:这个训练可常做,每次记录下时刻,或跟家长比赛,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连图形让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的画面。
抢背电话号码一本电话号码本,可以成为游戏工具。家长给她看一两秒钟,让她记下某人的号码,接着移开号码本,让她背出来。两人可轮换着背,比比谁最牛。
交往篇
小帮手: 经常让孩子帮助家长拿各类小物品,从一件到几件不等,标准他在一次完成。“请帮我拿壹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多少牙签。”
听、看篇
准备配有磁带或CD的图书,让孩子先听,再看图书,领会其中内容。这种图书以听为主,用图书来加深领会,此方式对孩子将来进入学校进修有特别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经过中不仅丰盛了姿势、进步了对事物的领会能力,更主要地培养了孩子安静、注意听讲的好习性。